Perseverance is the key to success
——跑步小白超越自我之兰马篇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我们最深的恐惧来源于不是我们能力不足,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能力有多大。
偶然地从翼迅体育公众号看到了兰溪马拉松的公告,竟让一个从未跑步超过3公里的我热血沸腾。我深刻地感知到心里不断有个声音一直在鼓动我催促我:去吧,在家门口跑个马拉松吧。去身临其境地体验马拉松人的酣畅淋漓吧!于是乎,不给自己任何反悔的机会,立马填信息、扫码支付并上传体检单。一气呵成。
21.0975公里,在备战前对此的理解只是一串数字。好像也就是3公里的三倍多点而已。因着自己平时有健身举铁的习惯,心里侥幸地想着:半马轻松拿下。而现实就是会啪啪打脸。完全没有长跑经验的我,穿了板鞋在操场跑了3公里,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完全没有跑步节奏和呼吸频率控制而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跳如鼓,喉间竟有些许血腥味。这一次的3公里让我内心对长距离跑心生惧意。
身未行,心已惧。开始给自己找借口:要不算了吧,就一次自愿型赛跑,放弃也不丢脸。好在意志力尚存。本着方法总比困难多,开始做半马的跑步攻略。网上找首次半马的相关参赛选手们的建议和经验,同时也咨询身边经验丰富跑友同事和家长们,学习了他们成熟的经验。从跑鞋,速干衣,运动裤袜子等专业装备的选取到跑步里程对应的配速心率能量补给和最最重要的是跑友和网友们的鼓励和信念,对我的鼓动相当的大。彼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运动精神——不屈不饶,永不放弃。
穿起专业跑鞋,跑前热身,打开咕咚。3.2.1.开始跑步...傍晚微风徐徐,脚下踩着喜欢的音乐,热身跑慢慢加速,进入匀速跑模式,犹如飞机进入巡航模式,这一次我不再气喘如牛完成了5公里的突破。5.03公里,太棒了。我喜上眉梢。
结束跑步那一刻,我如踩在云层上,轻飘飘的,汗液顺着脸颊流下,是在为我的努力干杯。虽然配速还是7左右,但这又如何呢?我已经慢慢超越自己,每每都在挑战自我极限,每一次都在刷新新的跑步纪录。接下来的8公里,10公里慢慢都可以顺利拿下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3月23日,领取参赛包的日子,心情忐忑紧张又兴奋期待。
比起专业的跑者,我这三周的赛前训练准备及效果完全是菜鸟级别了。但,跟我自己比,完全是颠覆了。从不爱跑步,到3公里,再享受5公里窜到8公里,挑战10公里,都实现啦!Always believe in yourself. Do this and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you will have nothing to fear. 永远相信自己,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无所畏惧。
墨菲定律就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对首跑半马的小白来说,此刻撞上生理期就是:王炸了。心里不断闪现:还跑吗?吃得消吗?第一次就要这么拼吗?24号的最高温度是三十度+。朋友都劝我算了,放弃下次还有机会的。但,身体吃得消的情况下,我听从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跑!
王阳明说凡是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好事多磨。3月24号7点30,在市府广场( 曾初中生涯坐了3年的22路公交车的停靠站),随着发号枪响,我开跑啦!
跟着大部队,缓缓前进,不断告诉自己,保持自己的节奏步频,不被带节奏。本着从挑战自己,实现梦想的初衷,我跑过了5公里,8公里,10公里,在咕咚提醒信息显示我已经跑了12公里时,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太棒了。
我竟也慢慢超过那些曾跑得比我快的人,越往前发现有些人都慢慢开始走了。我始终保持7左右的配速,不急不躁。慢慢发现进入长距离的匀速跑模式,竟然没有疲惫感,也没有需要吃能量棒。一路没停,慢跑,忽略掉时间。身体的极点应该是在过了15公里,灵羊岛沿途的油柏路让温度急剧升高。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感,继续坚持。过了17公里,体力下降非常明显,吃了能力棒,开始走走停停到18公里。体力恢复点,配速就直接7“30了,跑到19公里时间已经是2小时25分钟。胜利在前方,坚持到20公里,21公里了,跑到最后的100米,我也尝试冲刺了。最后完赛成绩02:44:15。
那一刻,真不敢相信,我竟然第一次跑完了半马,在我记忆中的一串数字,在我深爱的兰城里书写了,扎根了。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路向前,直到达到目标之前不可以放弃。把平凡的生活活出诗意。跑过兰溪更想你。一个孕育我的小城,在我心中永远的大城。
兰溪半马让我付出努力和汗水,但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热爱和激情。
《小王子》中的一段话始终在我内心翻涌:浩瀚的宇宙中,总有一个能让你开心的理由。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发现的意义,用心地活,不必时时努力拼搏,而是在这趟旅程中,用心去感受,从身边的那些许小事物中,寻找旅程的意义。共勉。
(作者:鲍宇蕾)投稿